提供各類精美PPT模板下載
當前位置:首頁 > Word文檔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剪一剪說課稿3篇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剪一剪說課稿3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剪一剪說課稿3篇

    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平移和旋轉新知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并初步獲得繪圖、剪圖等技能。2、數學思考:在對簡單圖形變化、運動規(guī)律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3、解決問題: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簡單的數學問題。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4、情感與態(tài)度:在同伴和教師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的數學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數學實踐活動。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了解并喜愛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工藝“剪紙”。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約分說課稿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約分說課稿

    5.游戲活動:每人從信封袋中挑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分數卡片。(1)最簡分數上講臺,和最簡分數相同的分數起立。聯系生活實際發(fā)散性思考。(2)從剩下的同學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幫最后兩名同學找最簡分數作朋友。判斷并說明理由。按要求參加活動,綜合考核學生判斷最簡分數和對分數進行約分的能力。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提供了一些現實的學習材料,把書本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自生活,并不抽象;學好數學,為生活、生產服務,學數學真有價值。部分題目設計充滿趣味性,把孩子拉入游戲之中,鞏固本課的所有知識點。在引導學生積極觀察、思考、聯想、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因素時,更應注意引導學生克服固定的思維模式,鼓勵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現知識的規(guī)律和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讀寫說課稿3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讀寫說課稿3篇

    二、說教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改變過去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教法、輕學法的狀況。樹立以“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本課的教學方法有創(chuàng)設情境法、引導探究法、類比遷移法、歸納總結法、組織練習法等。三、說學法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們要特別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和指導。本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自主發(fā)現法、合作探究法、類比遷移法、歸納總結法、感知體驗法等。四、說教學程序課標指出教學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fā),將數學活動置身于實施的生活背景之中,為他們提供觀察操作、實現的機會。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我設置了如下四大環(huán)節(jié):(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3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3篇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1000以內數的認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建立在學生學習過百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之上的,是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伸和擴展,同時,它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要為學習10000以內數的認識做好鋪墊,因為,1000或10000都是比較大的數,在學生的認識還很有限的基礎上,如何讓學生能盡快的建立起大數的概念和意識,在這里格外重要,對于這一部分內容,《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是這樣闡述的: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的數字的意義;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進行結算。根據這一闡述,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義以下幾點:1、學習1000以內的數,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2、會數1000以內的數,認識計數單位“千”,體會十進關系。3、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操作等數學活動過程,結合現實材料感受大數的意義,逐漸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幾百幾十數的加減法說課稿3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幾百幾十數的加減法說課稿3篇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易持久。單調的練習學生容易產生厭倦情緒,降低練習效率。況且對于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學生們掌握得都很熟練了。針對這些,我把整堂課的設計注重以下幾點:1、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稑藴省分赋觯骸叭巳藢W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關系,是對他們有吸引力、能使他們產生興趣的內容。這節(jié)課我的教學內容是筆算。開始時我并沒有直接出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練習,從舊知到新知。而是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chuàng)設一個幫助老師選擇買東西的情境,希望通過幫助老師從2種價格不同的電風扇和從2種價格不同的洗衣機中各選擇一樣,計算價格,力圖從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中解決問題,放開手讓他們去學。況且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內容進行教學,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習和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銳角和鈍角說課稿3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銳角和鈍角說課稿3篇

    1、找一找生活中的物體表面上的角,教師給出一定的描述語句『如:紅領巾是由2個(銳角)和1個(鈍角)組成的。課后,我校語文老師告訴我這句話是錯誤的,應該該成“紅領巾的表面有2個銳角和1個鈍角”。作為數學教師在課堂語言上更要嚴格要求自己,把握數學的嚴謹性,以免誤人子弟?!?,讓學生學會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數學知識,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把學生的思維從課堂帶到了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簩W生朱洋成在教室墻壁上找到一個角,但是用眼睛判斷不出是銳角還是鈍角,一時楞在那里不知所措。于是我引導他判斷角的大小的方法,他說出來后,將教學用的三角板交給他,讓他自己動手去尋找答案?!晃艺J為當學生遇到困難,不能說出很多生活中各類角時,教師不立即給予回答,而讓學生思考、說說解決的辦法,使其懂得要走進生活去觀察、去發(fā)現、去解決。這樣的練習設計,讓學生學有困難,學有疑問,學有思考,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說課稿3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說課稿3篇

    3、教材結構分析教材內容可以看出,本節(jié)課包含四個知識的內容。即調查入學時的體重情況填寫統(tǒng)計表;收集現在(二年級)的體重情況填寫統(tǒng)計表;把入學以及現在的體重情況統(tǒng)一填寫到同一個統(tǒng)計表中;整理、分析表內信息回答簡單的問題。但從本地學生情況實際出發(fā),以及條件的限制,所以本人對教材內容進行了略微的調整,將調查入學時的體重情況填寫統(tǒng)計表改為統(tǒng)計本地區(qū)天氣情況,也與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同時,按照教材的邏輯性將知識整合在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中。4、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能運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學習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完成簡單的復合式統(tǒng)計圖。(2)情感目標:能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解答簡單的問題,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結合實例有機地進行家鄉(xiāng)情的教育。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乘、除法應用題 說課稿3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乘、除法應用題 說課稿3篇

    從課前學生欣賞春天的美景入手,自然地過渡到小朋友去春游劃船,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件出示主題圖,先讓學生觀察小朋友來到美麗的公園劃船,玩得可開心了,再仔細觀察第二幅照片,讓學生幫助圖中小朋友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經歷聯系上、下圖理解題意的過程,學會收集有用信息,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初步學會列綜合算式,了解用遞等式計算來解決問題,并在實際意義的背景之下讓學生感受并理解乘除兩步運算的運算順序,會按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運算。并在實際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讓學生嘗試運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分析問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也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自信心。最后,通過幫小朋友“分礦泉水”、宣傳牌上三角形的數量、體育課上分組等練習,加深學生對乘除兩步運算算理的理解,從而提高讀圖、識圖、語言表達圖意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總復習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總復習教案

    教學時間: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1、請大家想一想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復習了本學期學過的哪些知識?(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法、減法??撕颓Э思皥D形的變換。)2、對這些知識還有沒有什么問題?還有沒有內容是我們沒有復習到或復習了掌握不好的?如果學生有問題,則針對問題,讓同學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思考解決方法。二、復習整理:1、分別出示教材第122頁第13、14題的掛圖。(如果沒有,就讓學生直接看書)(1)看了圖后,你明白圖中的畫是什么意思嗎?學生看掛圖,小組討論這兩題的意思。敘述兩幅圖的意思,沒有說好的請其他同學來補充完整。在小組內討論交流。(2)怎樣來解決這兩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說課稿2篇

    【說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材把比較數的大小分為兩種情況:位數相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是在學生掌握了百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能認讀千以內數,理解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開展教學的。而且在實際生活中,學生積累了大量感性經驗,學生已經能初步感知、判斷出數的大小。本節(jié)課的重點首先應達成知識技能目標,學生自主探究出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能正確、快速比較出千以內數的大小,在大量的、多種形式的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教材沒有將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歸納概括出來,是放手讓學生自主觀察、比較、分析、概括,合作商量,在學生充分表達、交流自己的想法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fā)現、總結出數的大小比較方法。其次,在實際應用中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對數的應用的廣泛性、實用性,從而強化所學知識,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說課稿2篇

    (四)、課堂小結:1.提出問題:請談一談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2.你覺得這節(jié)課自己表現怎么樣?誰表現得最好?請你評一評。(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從而使學生完成知識的構建。讓學生對自己和同伴做出評價,以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總之,本節(jié)課的設計力圖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相信學生的能力,挖掘學生的各項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七、說教學反思在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單元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只需在此基礎上完成知識的順遷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并不急著把“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教給學生,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學生對大小比較的真正理解上,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2篇

    【說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要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知識與技能:由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感受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2、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景中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和估計意識;經歷觀察、操作及與同伴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過程,使學生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和解決問題。3、情感與態(tài)度:進一步體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并能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其中認識數的計數單位“萬”,會讀寫萬以內的數,掌握數位順序表時這節(jié)課的重點,而熟練地讀寫萬以內的數是難點。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看木偶戲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看木偶戲說課稿2篇

    【說學法】我們都知道教法和學法是辯證統(tǒng)一的,它們相互制約,相互影響。而當今的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教給方法,達到自主學習。因此,針對以上教法的選用和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采用“扶放結合法”來進行學法的指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揭示課題后,我便“放”手讓學生自己說說:看到課題后,你想學什么?通過提問再歸納提出教學目標,這樣,使學生一開始就有了自主意識,初步學會如何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2)而在比較例1與復習題的異同點時,我主要側重于“扶”。因為二年級小學生經常找不到比較的標準,觀察時又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所以我要“扶”著他們分別從3個不同的角度去進行有序的觀察、分析、比較,從而使學生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比較,還學會了學法的遷移。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4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平均分說課稿4篇

    例1用為每個小朋友準備春游食品的活動,由“應該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讓學生認識“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接著,通過例2、例3,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二、說教學目標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以直觀思維為主,不易理解抽象的概念。雖然他們在平時的生活實踐中已有一定的分物品的經驗,但缺少平均分物品的實踐經驗。因此,他們對于“什么是平均分”,“怎樣平均分物品”都感到比較困惑。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可以預設為:1.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東西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2.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明確“平均分”的含義,掌握“平均分”物品的不同方法。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說課稿4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說課稿4篇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邊放課件邊講故事):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猴媽媽分桃”的故事。有一天,一群小猴到山下去玩,走著走著,看到一棵桃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就摘了很多。回家后,猴媽媽看到小猴們拿了這么多桃回來,可高興了,說:“媽媽分桃給你們吃?!倍?、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動手操作,探究方法(1)提出問題。師:小猴摘了多少個桃?準備每只小猴分3個,可分給幾只猴子?(板書:12個桃,每只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只小猴?)(2)學生列式:12÷3=(3)分一分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分一分。(可以用其他的物體代替)(4)說一說分的過程可能有以下幾種:第一種:先分給第一只小猴3個桃,再分給第二只小猴3個桃,然后給第3只小猴3個桃,最后3個桃正好分給第四只小猴?!?2個桃可分4只猴子。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說課稿4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說課稿4篇

    (二)解決問題,總結方法《新課程標準》主張充分挖掘數學教材潛在的“再創(chuàng)造空間”,讓學生親自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數學知識的發(fā)現、提出、形成、應用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以促進學生主動的發(fā)展。因此我創(chuàng)設了福娃晶晶為迎接奧運會做準備的數學情景,設計了四組有關7、8、9的用除法算式解決的數學問題。1、出示晶晶的問題:(1)做了56面彩旗,平均每行掛7面,能掛多少行?(2)做了56面彩旗,要掛成8行,平均每行掛多少面?(3)做了49顆五角星,平均分給7個小朋友,每人多少顆五角星?(4)準備了27個氣球,平均9個擺一行,能擺多少行?2、解決晶晶的問題:讓學生根據"友情提示"的要求完成自學內容后再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56÷8=7和56÷7=8這兩個算式,從而發(fā)現一句乘法口訣可以計算兩個除法算式。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乘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說課稿2篇

    (三)、練習鞏固,拓展應用:1、出示依據教科書第31頁“做一做”制成的課件。請學生看題,說說圖意:提醒學生想一想,要解決“用這些花可以擺多少個圖案”這個問題已經有什么數據(小朋友設計的“每6盆花可以擺一個圖案”和“兩組盆花,每組有9盆花”),還缺少什么信息數據(一共有多少盆花?)。應怎樣解決?2、讓學生自已嘗試解決。學生完成后,請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促使學生弄清楚解決用乘法和除法兩法計算解決問題的步驟。3、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注意引導學生提出用乘法和除法計算的問題。4、匯報交流:說說自己提出的問題先解決什么,再解決什么。師選擇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5、比較發(fā)現,鞏固算法:讓學生比較例4和“做一做”,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特別是不同點,讓學生觀察得出例4是先解決一輛小汽車的價錢是多少元?再解決5輛小汽車多少錢;“做一做”是先解決共有幾盆花?再解決可以擺幾種圖案。使學生明白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不同特征。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 說課稿4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除法的初步認識 說課稿4篇

    ⒊演示操作法:直觀演示能給學生提供鮮明的感性材料,通過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利用學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維轉化為形象思維。⒋談話法:運用師生之間的談話組織教學,既可使學生的思維方向明確,又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⒌練習法:通過各種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練的解題技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2)、說學法古人云:“教之以魚,只供一餐,授之以漁,受用終生”,教師既管教,又要管學,把教落在學上,重點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樂學、會學,教學中,讓學生學習并初步掌握的學習方法有:⒈歸納法:通過例題的教學,經過理解、分析、歸納推導出除法的意義。⒉觀察法: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學會找知識的生長點和解題的關鍵所在。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加減法估算說課稿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加減法估算說課稿2篇

    在“實例導入,激發(fā)興趣”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課件展示收集礦泉水瓶情況統(tǒng)計表,以生活中的環(huán)保例子為話題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自主探究,嘗試估算”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安排了同桌合作、互相交流算法,盡量把不同的策略都展現出來,使學生通過討論體會到: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計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結果也會不同。如估算第三、四周一共收集的個數:如果把192看做190,把219看做220,結果是410個;如果把192看做200,把219看做200,結果是400個,兩種結果都是合理的,只是一種稍微粗略些,一種稍微精確些。經過學習,學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策略。這樣設計的用意是: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選擇學生身邊的素材,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案2篇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教案2篇

    3.小結。引導學生歸納兩位數加減法的口算步驟:要把加上或減去的兩位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先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再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三、鞏固練習課本第93頁的做一做。分別指名口算,并說說怎么想的。四、全課總結1.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小結并出示課題: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2.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應注意什么?五、布置作業(yè)教后反思《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本單元仍然注意體現這一理念,如本課時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時,既呈現了口算方法,還出現了在腦中想豎式的方法;在教學筆算時,還出現口算的方法。其目的就是鼓勵學生展開思路,在交流、比較的基礎上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學習計算方法。

12345678910111213下一頁
提供各類高質量Word文檔下載,PPT模板下載,PPT背景圖片下載,免費ppt模板下載,ppt特效動畫,PPT模板免費下載,專注素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