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學“八禮四儀”,讓文明傳承。全國都在開展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強調(diào)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八禮四儀”,具體包括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儀式之禮這八個方面的禮儀教育。四儀是指7歲入學儀式;10歲成長儀式;14歲青春儀式;18歲成人儀式。這套“八禮四儀”融入了“愛、善、誠、勤、儉、美”六種理念和價值取向,注重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未成年人易懂易學易做。“八禮四儀”是傳承文明的需要。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在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但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很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的禮儀規(guī)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水的性質水是液體。石塊和木塊有一定的形狀,無論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們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形狀,都是固體。水就不同,放在圓杯子里就成為圓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沒有一定的形狀。水是無色透明的。有人說水是白色的,這話錯了。拿水同牛奶比較一下就會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顏色也沒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們就看不見它。而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們能夠透過清水看見插入的筷子。水是無嗅、無味的。怎樣來區(qū)分無色透明的燒酒和水呢?光憑肉眼是毫無辦法的。只要聞一聞,嘗一嘗就能正確無誤地區(qū)分了。燒酒有酒的氣味和味道,而水卻什么氣味、什么味道也沒有。因此,在正常的情況下,水是無色、無嗅、無味的液體。
【目標導航】1. 掌握即席發(fā)言的要領和表達技巧。2.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的訓練,克服發(fā)言時的緊張心理,學習即席發(fā)言的快速構思方法,提高瞬時應變和即席發(fā)言能力。3. 進行即席發(fā)言的初步嘗試,充分調(diào)動課堂參與的熱情,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表現(xiàn)出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氣質風度?!菊n時安排】1課時自由分成學習小組,做好活動計劃,分配小組成員交際任務, 圍繞“即席講話”的這個交際主題,做好本次口語交際。【新課導入】即席講話,也叫即興發(fā)言,是指在某個特定場合,臨時受到邀請,由他人提議或自己認為有必要而作的簡短講話?!窘浑H技巧】即席發(fā)言有三個特點:一、臨場性即席發(fā)言既不能事先擬就講稿,也不能進行試講,它必須靠臨時準備、臨場發(fā)揮,因此臨場性就成了即席發(fā)言最主要的特征。
(1)一個快落山的太陽,跟大家講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奮斗過來的體會。指61歲的老人。(2)加入人家說我是權威,也許還馬馬虎虎。作者自謙的說法,指成績還過得去。(3)明明是一個過去時態(tài),大家誤認為是現(xiàn)在時態(tài)。指作者認為自己不適合再做權威了。(4)扶植年輕人我覺得是一種歷史的潮流,當然我們要創(chuàng)造條件,就是把他們推到需要刺激的風口浪尖上。比喻重要的崗位或市場的前沿?!靖形蚓示渥印?.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個下午四五點鐘的太陽。各位呢,上午八九點鐘的太陽,這是本科生;碩士生呢,九十點鐘的太陽;博士生呢,十點十一點鐘的太陽。比喻,拉近了與聽眾的距離,倍感親切、期望和鼓舞。2.所以1992年前電視臺采訪我,我基本上都拒絕了。透過細節(jié),體現(xiàn)了堅持不懈的科研精神。
一、導入新課在運動領域,美國有籃球夢之隊,中國有跳水夢之隊。1982年11月24日,中國姑娘呂偉從10米跳臺縱身一躍,瞬間驚艷了全世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聞特寫《“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感受呂偉那“飛天”之美。二、教學新課目標導學一:閱讀文章,把握內(nèi)容1.初讀文章,思考:這則新聞特寫報道了一件什么事?它是著重抓住什么場面來細致刻畫的?明確:這則新聞特寫報道的是“跳水姑娘呂偉在新德里亞運會上贏得金牌”的事。是著重抓住呂偉跳水動作來細致刻畫的。2.再讀課文,思考:本文記敘呂偉跳水過程時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還記敘了哪些內(nèi)容?明確:是按照“準備—起跳—騰空—入水”的順序來記敘的。本文作者首先記敘呂偉跳水之前的場面,描繪出一幅靜態(tài)畫面;再寫呂偉跳水動作全過程,其中包括“準備”“起跳”“騰空”“入水”四個部分;最后寫呂偉跳水后觀眾的反應和裁判評分等情況。目標導學二:研讀課文,體會寫作技巧
目標導學二:梳理內(nèi)容,明確觀點1.日軍的罪行可謂罄竹難書,面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我國舉行國家公祭儀式,其目的是什么呢?請結合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進行闡述。明確:文章開篇簡要揭示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明確公祭的初衷是悼念死難同胞,讓中國人民永遠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與全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共同維護和平。2.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第二、三自然段,看看這兩段分別寫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確:第二段主要列舉了全世界的正義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紀念死難者。表明全世界正義之士對“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的尊重和對正義的堅持。第三段主要列舉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認歷史的一系列做法。揭露了日本右翼分子扭曲歷史,顛倒黑白的丑態(tài),與上文正義之士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突出對日本右翼分子的批判。
讀序言,可以了解內(nèi)容概要、寫作緣由和過程,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學生活動一:用5分鐘時間瀏覽一篇序言(譯者序和作者序任挑一篇),運用跳讀法采集信息點,記錄在便利貼上。并互動交流。小結:序言告知我們,“紅星照耀中國”是作者在中國及世界局勢即將發(fā)生大轉變的關鍵一年,冒險來到西北紅色區(qū)域采訪后得出的結論。那么他在蘇區(qū)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讓我們把視線焦點集中到他筆下那一群“不可征服”的革命青年身上。(二)讀目錄,了解主要內(nèi)容及寫作順序1.學生瀏覽目錄,說一說,這本書的寫作順序是怎么樣的?主要寫了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方法指導】讀目錄,可以對作品的內(nèi)容要點和篇章結構有所了解,迅速查閱到所需要的部分。明確:《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文筆優(yōu)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按照事件發(fā)生的自然時間順序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jù)地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該書絕大部分素材來自作者采訪的第一手資料,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nóng)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
明確:導語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和諾貝爾的遺囑。主體部分講了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及其貢獻,諾貝爾獎頒發(fā)的機構、時間及地點,諾貝爾獎的獎金來源及評議權等消息背景。目標導學二:熟讀課文,探究新聞內(nèi)容1.“路透社斯德哥爾摩1901年12月10日電”屬于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明確:這是新聞的電頭,交代了通訊社名稱、發(fā)電地點、時間,表明消息材料真實可靠,報道及時。2.第二自然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明確:語段中一一列舉了此次諾貝爾獎的各個門類的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得的獎項以及他們所做出的貢獻,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新聞內(nèi)容的準確性和真實性。3.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交代了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作用?明確:語段明確了諾貝爾獎的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和頒獎地點,使所報道的內(nèi)容簡潔明了,便于讀者了解和掌握。
5.發(fā)揮想象。兩段文字都運用了想象的手法。“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這些想象,既突出了景物的特點,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可謂是一舉兩得。6.講究描寫的順序。兩段文字都采用空間順序展開描寫,景物的層次清晰。要注意觀察的順序,是由近及遠,還是由遠及近?是由上到下,還是由下到上?這是指空間的變換。還可以以時間的變化或游覽的先后為順序。這樣,所描寫的景物才不會雜亂無章。7.寫景還要融入情感?!耙磺芯罢Z皆情語”。寫景貴有情,在描繪客觀景物的同時,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讀者產(chǎn)生共鳴,進而給讀者帶來愉悅之情、陶醉之情,將讀者帶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獲得美的享受。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夏天百草園”一段“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在作者小時候聽來,油蛉、蟋蟀的叫聲猶如人在悠揚的琴聲伴奏下婉轉地低唱,其間傳遞著作者愉快、喜悅的心聲,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向往之情。目標導學三:實戰(zhàn)演練描寫你家鄉(xiāng)一處有特色的景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會景物,要求描寫細致、生動,表達你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例文展示:
【目標導航】1.主動學習欣賞、演唱古詩詞,在反復吟誦中進一步體會中華詩詞文化的燦爛輝煌;2.漫步古詩苑,領略多姿多彩的創(chuàng)作風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瀏覽醒世鑒人的名篇佳句,體會博大精深的思想內(nèi)容,感知美妙絕倫的藝術特色;3.激勵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能借助詩歌抒發(fā)真情實感,濡染心靈,陶冶性情,培養(yǎng)文學純正趣味,提高參與者的文學綜合素養(yǎng)?!菊n時安排】1課時自由組成小組,搜集相關資料,通過多種手段如多媒體,學生繪畫,音樂等課程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拘抡n導入】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中華詩詞是民族文化的寶典,是一朵瑰麗的文學奇葩。今天,讓我們就漫步在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在鳥語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閑情逸致,在詩情畫意中,學習他們的曠達胸襟。
當汽車行駛在鄉(xiāng)間小道時,作家馮驥才再也沒有了寫作的沖動。往日白磚青瓦的農(nóng)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頂和閃著異光的馬賽克,炊煙裊裊,小橋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夢。馮先生開始四處奔波,大聲疾呼:救救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中國文化博大而寬廣。她無處不在——融于書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盤旋在峭壁飛檐……我們被這種濃厚的文化信息包圍著,卻道貌岸然地做著劊子手。忘記歷史就是背叛。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是歷史的見證。秦始皇的兵馬俑至今氣宇軒昂地挺立著,隋朝大運河的波瀾依舊拍打著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聲凄婉悲慟,纖夫的號子似乎仍在耳邊縈繞。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華、屈辱、悲憤,這些文化遺產(chǎn)燙帖了坎坷的心靈,將肅穆呈于世人。刀光劍影去了,長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廝殺消逝了……一切隨著大江東去,只有千年松柏和著輕風耳語。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孔令輝獲得冠軍時忘情地親吻胸前的國徽時,王軍霞奪得金牌后激動的身披國旗繞運動場奔跑時,我們的淚水也會與領獎臺上以手撫著胸前國徽高唱國歌的運動員的熱淚一起落下。為了看體育比賽,我們甚至不惜守候到半夜而無怨無悔。在半夜看比賽時,我總在想:是什么讓我們“為伊消得人憔悴”,為什么“總有一種力量讓人淚流滿面”?,F(xiàn)在我有了答案:那是一種奧林匹克精神在激勵著我們,在提升著我們。奧林匹克精神的內(nèi)涵是豐富的。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奧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在新世紀來臨的時候,或許對體育來講需要新的格言,那就是更干凈、更人性、更團結?!?奧林匹克精神讓我們振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
【深入研讀,探究方法】1.語言優(yōu)美,通俗易懂,妙筆生花。文章中運用“靜穆”“晶瑩”“熠熠爍爍”這些優(yōu)美鮮活的詞語,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各拉丹冬的千姿百態(tài),壯觀奇景,使文章更加的靈動,給人以無限美感。作者以自己的游覽經(jīng)歷講述,語言平實,淺顯易懂。2.主題鮮明,意味深長。文章主要講述作者的一次雪域高原之游,描寫了各拉丹冬美麗壯觀的景色和作者攀登的經(jīng)歷,給我們以啟示:做任何事情要不放棄,不半途而廢,勇往直前就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3.善用比喻,生動形象。文中處處可見比喻的修辭手法,“陽光……巨人” “像長發(fā)披肩”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各拉丹冬的景色更生動具體,富有感染力,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
【新課導入】抬頭仰望天空,你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湛藍的天不再那么明凈;低頭俯視大地,你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清澈見底的河流不再那么透明;靜靜聆聽,回響在我們耳邊的不再是婉轉動聽的鳥叫蟲鳴,而是轟隆隆的機器運作;放眼望去,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不再是郁郁蔥蔥的森林綠地,而是灰暗單調(diào)的高樓和冰冷的水泥路面……隨著工業(yè)化的進程,我們的生活已被污染包圍,倡導低碳生活,刻不容緩?!局攸c解讀】認識低碳生活、宣傳低碳生活、爭做低碳達人。1. 認識低碳生活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意指較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降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進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tài)惡化,要求從節(jié)水、節(jié)電、節(jié)氣和回收四個環(huán)節(jié)來改變生活細節(jié)。
【新課導入】演講比賽是提高同學口語和表達能力的一項競賽,不僅要求參賽者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修養(yǎng),同時也要有良好的口才和表達能力,以及很強的感染力,通過自己的敘述將觀眾帶入自己的世界,同時演講比賽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要想更多的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首先就得學會說話,學會推銷自己,通過自己的介紹讓同學了解自己,喜歡自己,好的演講口才終身受用。【重點解讀】充分的賽前準備是比賽成功的基礎。建議大家:(1)舉辦小組選拔賽。選擇同一題目撰寫演講稿的同學自由組成小組,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選拔比賽,每組選出一到兩名同學參加班級演講。小組選拔時,一方面要重視演講的內(nèi)容,同時要考慮現(xiàn)場的聲音、語氣、表情、動作等,通過綜合評價,推舉優(yōu)秀代表。
1.能從統(tǒng)計圖中獲取信息,并求出相關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眾數(shù);(重點)2.理解并分析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眾數(shù)所體現(xiàn)的集中趨勢.(難點)一、情境導入某次射擊比賽,甲隊員的成績?nèi)缦拢?1)根據(jù)統(tǒng)計圖,確定10次射擊成績的眾數(shù)、中位數(shù),說說你的做法,并與同伴交流.(2)先估計這10次射擊成績的平均數(shù),再具體算一算,看看你的估計水平如何.二、合作探究探究點一:從折線統(tǒng)計圖分析數(shù)據(jù)的集中趨勢廣州市努力改善空氣質量,近年空氣質量明顯好轉,根據(jù)廣州市環(huán)境保護局公布的2006~2010年這五年各年的全年空氣質量優(yōu)良的天數(shù),繪制成折線圖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1)這五年的全年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shù)的中位數(shù)是________;(2)這五年的全年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shù)與它前一年相比較,增加最多的是________年(填寫年份);(3)求這五年的全年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shù)的平均數(shù).解析:(1)由圖知,把這五年的全年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shù)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為:333,334,345,347,357,所以中位數(shù)是345;
本節(jié)課開始時,首先由一個要在一塊長方形木板上截出兩塊面積不等的正方形,引導學生得出兩個二次根式求和的運算。從而提出問題:如何進行二次根式的加減運算?這樣通過問題指向本課研究的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本節(jié)課是二次根式加減法,目的是探索二次根式加減法運算法則,在設計本課時教案時,著重從以下幾點考慮:1.先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來引入二次根式的加減運算,再由學生自主討論并總結二次根式的加減運算法則。2.四人小組探索、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對法則的教學與整式的加減比較學習。在理解、掌握和運用二次根式的加減法運算法則的學習過程中,滲透了分析、概括、類比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興趣。
1.會用二次根式的四則運算法則進行簡單地運算;(重點)2.靈活運用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難點)一、情境導入下面正方形的邊長分別是多少?這兩個數(shù)之間有什么關系,你能借助什么運算法則或運算律解釋它?二、合作探究探究點一:二次根式的乘除運算【類型一】 二次根式的乘法計算:(1)3×5; (2)13×27;(3)2xy×1x; (4)14×7.解:(1)3×5=15;(2)13×27=13×27=9=3;(3)2xy×1x=2xy×1x=2y;(4)14×7=14×7=72×2=72.方法總結:幾個二次根式相乘,把它們的被開方數(shù)相乘,根指數(shù)不變,如果積含有能開得盡方的因數(shù)或因式,一定要化簡.【類型二】 二次根式的除法計算a2-2a÷a的結果是()A.-a-2 B.--a-2C.a-2 D.-a-2解析:原式=a2-2aa=a(a-2)a=a-2.故選C.
1.關于二次根式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幾點:(1)從形式上看,二次根式是以根號“ ”表示的代數(shù)式,這里的開方運算是最后一步運算。如 , 等不是二次根式,而是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數(shù)式或二次根式的運算;(2)當一個二次根式前面乘有一個有理數(shù)或有理式(整式或分式)時,雖然最后運算不是開方而是乘法,但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把它看作一個整體仍叫做二次根式,而前面與其相乘的有理數(shù)或有理式就叫做二次根式的系數(shù);(3)二次根式的被開方數(shù),可以是某個確定的非負實數(shù),也可以是某個代數(shù)式表示的數(shù),但其中所含字母的取值必須使得該代數(shù)式的值為非負實數(shù);(4)像“ , ”等雖然可以進行開方運算,但它們?nèi)詫儆诙胃健?.二次根式的主要性質(1) ; (2) ; (3) ;(4)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 ;(5)商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 ;
方法總結:(1)若被開方數(shù)中含有負因數(shù),則應先化成正因數(shù),如(3)題.(2)將二次根式盡量化簡,使被開方數(shù)(式)中不含能開得盡方的因數(shù)(因式),即化為最簡二次根式(后面學到).探究點三:最簡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8a,c9,a2+b2,a2中,最簡二次根式共有()A.1個 B.2個C.3個 D.4個解析:8a中有因數(shù)4;c9中有分母9;a3中有因式a2.故最簡二次根式只有a2+b2.故選A.方法總結:只需檢驗被開方數(shù)是否還有分母,是否還有能開得盡方的因數(shù)或因式.三、板書設計二次根式定義形如a(a≥0)的式子有意義的條件:a≥0性質:(a)2=a(a≥0),a2=a(a≥0)最簡二次根式本節(jié)經(jīng)歷從具體實例到一般規(guī)律的探究過程,運用類比的方法,得出實數(shù)運算律和運算法則,使學生清楚新舊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加深學生對運算法則的理解,能否根據(jù)問題的特點,選擇合理、簡便的算法,能否確認結果的合理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