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防災減災從我做起》。5月12日是全國第九個“防災減災日”,本周5月8日至12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宣傳主題是“防災減災從我做起”。XX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愈合的心靈創(chuàng)傷,堪稱國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災難。經國務院批準,自XX年起,將每年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天,我們通過本次講話開展“防災減災周”宣傳教育活動,目的是要增強同學們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借此機會,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特別注意以下安全問題:、交通安全。嚴守交通法規(guī),過馬路時要先觀察車輛情況,主動避讓機動車輛。按時上學和回家,不在外逗留,盡量同學結伴回家。上學、放學嚴禁乘坐超員、超載、無牌、無證及非法營運的出租車、三輪車。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XX幼兒園秋季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梢越梃b的哈?!皠睢笔枪奈?,勸勉;“志”是關于將來要有所作為的意愿和決心,是有識之士的心愿?!皠钪尽笔羌ぐl(fā)文氣,以求有所作為的意思。勵志,首先要有志向,有高尚、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少年周恩來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跡: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當時與他同班的其他同學讀書的目的是為明理、為做官、為掙錢、為吃飯,只是為了滿足個人修養(yǎng)和生活的需要,而周恩來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軟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受欺辱,他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振興的大業(yè)聯(lián)系起來,立下遠大志向,為祖國的興盛而學習和奮斗,后來成為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受到全國人民乃至世界各國人民的愛戴??梢?,高尚、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對人一生的引領作用有多么巨大!其次,勵志一定要有實踐,要為實現(xiàn)志向而進行不懈的努力。明朝的宋濂,他就是我們浦江人,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向別人借書來看;冬天硯臺里的墨汁結成了冰,手指凍僵了他也從不停止;成年以后,他背著經書到很遠的地方去尋師求教,天氣嚴寒,路途險惡,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都不知道;到了老師那里,耐心等待,虛心請教;生活清苦,他一天只能吃上兩頓飯,沒有鮮美的魚肉,穿著破衣爛襖,生活在一群衣著華麗的紈绔子弟中間,卻樂在其中,一點也不羨慕別人。他一生刻苦學習,后來成為了太子的老師,明朝“開國文臣之首”。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在這鮮花爛漫,綠草如茵的初夏時節(jié),我們迎來了孩子們的盛大節(jié)日——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我非常榮幸地與小朋友們一起共度這美好的節(jié)日。值此機會,謹讓我向全體小朋友、少先隊員們致以誠摯的節(jié)日問候,并向辛勤耕耘、嘔心瀝血培育祖國花朵的園丁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即將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表示熱烈的祝賀!少先隊員、小朋友們,我們正處于一個充滿希望的挑戰(zhàn)的新時代,你們幸運地生活在一所關注師生生存狀態(tài),追求最大限度滿足師生成長需要的學校;一所以“給學生最美好的童年,給人生最堅實的起步”為核心辦學理念,傾情打造“附小教育”品牌的學校;一所“以教育科研為先導的實驗學校,以英語特色為核心的育才學校,以服務社會為內涵的新型學?!?/p>
端午節(jié),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jié)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圣誕節(jié)”“愚人節(jié)”這樣的節(jié)日,面對這種現(xiàn)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fā)出“端午節(jié)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當我們還沉浸在西洋節(jié)日的歡聲笑語中時,據可靠消息說“亞洲某國準備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jié)為本國的文化遺產,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聽到這種消息,中國人除了驚訝只有尷尬,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顒?,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內涵豐富,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如今,這個擁有XX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眼瞅著即將成為他國的國家遺產,我們將有多么尷尬?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jié)吃粽子,清明節(jié)吃青團,元宵節(jié)吃湯圓,中秋節(jié)吃月餅,春節(jié)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饑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演講稿頻道《國旗下的講話:讓文明與靈魂對話》,希望大家喜歡。各位老師、同學們:文明,對于許多人,是一種束縛,是被動的強迫性接受。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如何與周圍人相處,如何禮貌待人,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的流逝,也帶走了童年的純真,長大與成熟,我們的心靈是否依然潔凈?“不許隨地吐痰”“不許亂丟垃圾”“禁止喧嘩”“禁止吸煙”……在明確的指令下,人的外在行為因制約而沿著文明的軌跡緩慢的運行著。法國思想先驅伏爾泰論及的《被動的文明》一書就觸到了人類締造文明世界的尷尬與軟肋:你看,“禁止吸煙”的標牌下不乏吞云吐霧之士,宣誓“文明公約”后仍有污言穢語之辭,校園內仍有“踏著草坪穿越廣場”、“亂丟紙屑視無睹”的反文明現(xiàn)象。其實陋習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從來都不缺乏,只是在今天越來越多的知曉文明的人卻在踐踏文明,這怎能不引起我們深沉的反思?目光投向身邊,當以作弊的方式完成《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考卷時;升旗儀式上面對國旗神圣莊重,事后卻將國旗搖上搖下;當部分學生面對受災的川西表現(xiàn)出不屑的神情時,我們,將如何去抓握文明;我們,將如何去傳,承文明?
做好文明禮儀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日常行為規(guī)范做起: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句祝福,在你我之間傳遞;一個敬禮,一次禮讓,一種攙扶,一點幫助在你我之間前行。著裝得體、不求時尚;說話文明、舉止大方;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尊重師長、學會關愛;遵守交通、不闖紅燈;講究衛(wèi)生,不扔紙屑等等
一個學期轉瞬即逝,我們即將迎來期末考試,為了更好督促學生進行高效的期末復習,XX年12月14日哈爾濱香坊中學(體育街校區(qū)),舉行以“期末復習總動員”為主題的升旗校會。本次升旗校會由張xx老師主持。成功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考試也不例外,孫xx主任向全體同學提出三點要求:1.要時刻明確個人目標,讓目標時時提醒自己,鞭策自己。2.從現(xiàn)在開始,馬上行動,今日事,今日畢。做到樣樣落實,天天堅持。3.有戰(zhàn)勝一切苦難的勇氣,全身心地投入復習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的主題是《端午節(jié)的由來》。關于端午節(jié)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XX多年前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后來,秦國軍隊攻占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尸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當時他62歲。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后,紛紛劃著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
有人這樣形容我們,我們是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陽,充滿了青春活力,多么快樂,多么美麗!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在我們離開母親的攙扶,搖搖晃晃地行走在人生道上以后,我們美好的生命靠的是什么?有人說:“是生存還是死亡”,也有哲人說:“艱難和困惑是生命的本身”,我思來想去,只能說是“安全”!安全捍衛(wèi)著我們的生命,維護我們生存的權利。但是隨著氣溫的升高,炎炎的夏季即將來到,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發(fā)期,每年時有學生溺水事件的發(fā)生,蓓蕾初開,前程無限,卻被無情的河水所吞噬,令人痛心。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每年有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有40多名學生死于溺水、交通或事物中毒等事故,幾乎相當于我們一個班的個數??!其中溺水死亡居意外死亡之首。
炎炎夏日已經落下了帷幕,豐碩的秋季已經來到大地,新的學期又與我們如期相逢,新的征程又即將開始。我是八(7)班的王新語,很榮幸,能在今天開學典禮這個特殊的日子,代表全體寧陽學子發(fā)言。隨著炎熱的離去,寧陽學校這個大家庭又迎來了新成員。開學意味著他們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新的教室、新的老師、新的同學。一年級的弟弟妹妹們,歡迎你們來到寧陽學校。你們是新的寧陽學子,是寧陽充滿希望的未來。作為大姐姐,在此我對你們提出一些建議。寧陽學校對你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大家庭。班級里有很多不熟悉的同學、老師。希望你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與大家和諧融洽地相處。遇到困難時學會解決,不再經常哭鼻子,因為你們已經長大了。上小學,一開始就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下課不推搡,不打鬧;見到老師要問好;按時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打上課鈴時,把下一節(jié)課的課本、文具放好,安靜地坐在教室里等老師。相信你們的優(yōu)異表現(xiàn)一定會贏得他人的贊許。
有同學要做一個科學家,發(fā)明各種各樣的機器,減輕人們的勞動;有的要做一名關心熱愛學生的好老師,為祖國的后代默默奉獻……是呀,同學們的理想很多,但理想也絕不是轉眼之間便可以實現(xiàn)的,而奮斗則是實現(xiàn)理想的橋梁,只有從基本的地方做起,循序漸進地朝著目標行進,才會慢慢地接近它、達到它。同學們,你們都知道電燈是誰發(fā)明的嗎?對了,是美國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在他光輝的一生中,他發(fā)明了上千種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比如照相機、投影儀……那么,你們知道嗎,又是什么成就他偉大的事業(yè)呢?是奮斗,是為自己的理想奮斗的精神。愛迪生在發(fā)明電燈時,要尋找一種即能節(jié)省電又能長時間使用的金屬作燈絲,為了能夠找到這樣的一種金屬,他一邊干活掙錢,一繼續(xù)不停地進行試驗。成千上萬次的失敗,沒有讓愛迪生灰心喪氣,反而激發(fā)了他堅強的斗志。最后,他終于成功了,找到金屬鎢作燈絲,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用的電燈。
書寫貫穿于我們的生活、學習之中,已經成為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能,也造就了不少有修養(yǎng)、學識高的人才,更為人類文化事業(yè)的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用什么方法才能寫出一手漂亮、流利的好字呢?首先就得從學寫字開始就養(yǎng)成個人良好的書寫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一個人字寫得好壞,還關系到一個人的身心健康。郭沫若先生認為: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有許多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玻此外,據專家研究表明,3-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12歲以后,孩子已逐漸形成許多習慣,新習慣要想扎下根來就難多了。所以,我們必須從小學起,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關注自己的寫字姿勢,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書寫貫穿于我們的生活、學習之中,已經成為我們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能,也造就了不少有修養(yǎng)、學識高的人才,更為人類文化事業(yè)的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用什么方法才能寫出一手漂亮、流利的好字呢?首先就得從學寫字開始就養(yǎng)成個人良好的書寫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它不僅關系到一個人字寫得好壞,還關系到一個人的身心健康。郭沫若先生認為: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有許多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此外,據專家研究表明,3-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12歲以后,孩子已逐漸形成許多習慣,新習慣要想扎下根來就難多了。所以,我們必須從小學起,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關注自己的寫字姿勢,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有一首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寫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你們知道今年的清明節(jié)是幾月幾日嗎?(對,4月5日)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們剛才背誦的《清明》這首詩所描寫的就是古人對祭奠先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的寫照。清明節(jié)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清明,人們都會從五湖四海紛紛趕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獻上一束鮮花,灑下一壺熱酒,表達對先人的感激、思念之情。
三、養(yǎng)成預習、復習的習慣。每天都要把學過的知識復習鞏固,還要對明天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四、養(yǎng)成獨立作業(yè)與檢查訂正的習慣。盡量在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中積極獨立思考,完成作業(yè)。做好后仔細檢查;作業(yè)本發(fā)下后發(fā)現(xiàn)答錯題自覺及時地訂正。五、養(yǎng)成課外閱讀習慣。課外多閱讀,可以開拓視野,豐富知識,提高表達與寫作能力。如果你養(yǎng)成了以上的學習習慣,每天一定會有新的收獲!同學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不斷堅持,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一名勤學、樂學、善學的好學生!謝謝大家!
同學們,如果有人問你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吃飯是為了什么?”你大概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為了活著?!钡?,如果繼續(xù)問你“活著又是為了什么?”此時,在你的腦海里一定會浮現(xiàn)出很多種不同的答案,而這些答案就來自于你的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一種期待、一種希冀、一種理想----它們就是你對未來生活、對人生的追求,這就是夢想。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也有這樣一句名言:“如果你的夢想還站立的話,那么沒有人能使你倒下?!钡聡軐W家黑格爾也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那是沒有未來的。”
有一天讀到一篇文章,文中寫到:“人到底是怎么老的?早晨洗臉是一天的開始;晚上洗臉是一天的結束。洗著洗著,人就老了?!庇H愛的同學們,不要吃驚,不錯,人就是這樣老的。拿出自己中的照片,那個沒有牙齒的小毛頭,怎么眨眼工夫就成了今天翩翩少年呢?爸爸媽媽的結婚照片還沒有開始發(fā)黃,怎么鬢邊就有了白發(fā)?還有你那滿臉皺紋的爺爺奶奶,問起這個問題,他們準會喃喃地說“人老起來真快,一輩子不知不覺就過去了?!笔沁@樣,“時光只解催人老”。小時候讀到這句話和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并不理解其中含義。待明白它后才驚覺時間已在不知不覺中匆匆溜走,青春一去不復返了。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我希望你們能知道,在我們生活的空間中,時間第一,它是最寶貴的資源,同時,它也最容易溜走,被浪費。寫作文時,很多同學愛用“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蔽矣X得,沒有哪個詞能比它們更好地形容時間的特性。歲月無情啊。親愛的同學們,請不要覺得自己還小,覺得時間還很多,覺得離“老”還很遠,可以有大把的時間來揮霍——如果你這樣想,這樣做,就會像許多人一樣,滿頭白發(fā)時問自己:我怎么就老了呢,我怎么還僅僅在學海的中心,距離理想的彼岸還如此遙遠呢?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賀重陽,敬老人》。金秋送爽,丹桂飄香。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九九”重陽節(jié)。“九九”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人們對這個節(jié)日,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就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尊老、愛老、敬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古往今來,我國流傳著許多敬老愛老的名言和故事??鬃诱f,做子女的能夠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yǎng)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還有花木蘭代父從軍、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的故事。20年前的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jié)”,傳統(tǒng)的重陽節(jié)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老年人的節(jié)日。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jié)約小事,從我做起》.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是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證,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資源矛盾日益凸顯,資源能源問題已成為制約經濟發(fā)展的瓶頸之一.中國市場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億雙,相當于要砍伐600萬棵成年大樹,而每回收利用1噸廢紙,可以制造新紙850公斤,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纖維原料500公斤,木材3立方米,水120噸,一所普通中學每年繳納的水電費可達上萬余元.當我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我震驚了,同時,我又想到在我們的校園里浪費現(xiàn)象也隨處可見,午餐時整盆整盆的飯菜被倒掉,一些教室人去樓空卻依然燈火通明,草稿紙上寥寥幾字,便把命運交給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