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的選擇新《綱要》上說:“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給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臺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海濱城市,這里的孩子們都見過大海,能經常和家人一起到海邊游泳、玩耍,所以,他們對于大海有著非常豐富的感性經驗。特別是海面上此起彼伏的海浪和“嘩嘩”的海浪聲,更是給孩子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我選擇《大浪和小浪》這個活動內容。(二)目標的制定幼兒是在蘊涵豐富審美的刺激中成長起來的,能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中選擇并獲取適合他們發(fā)展的信息,并主動地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出來,以展現他們的個性。本次活動的目標為:1、辨別音樂的低潮和高潮,通過適當的方法表現音樂不同的力度。2、感受音樂中情緒起伏的變化,盡情地融入游戲情景,在音樂中情緒宣泄得到平衡與滿足。(三)活動的準備根據大浪和小浪的特點,我選取了兩段不同性質的音樂:小浪的音樂輕柔、緩慢并以還浪聲作背景,聽后給人以非常優(yōu)美、舒適的感覺;大浪的音樂比較急速,聽后頓時能激發(fā)幼兒的情緒。為了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逼真的環(huán)境,我選擇了藍色的綢布來輔助幼兒進一步理解音樂,讓幼兒的情緒得以宣泄。二、說重點難點(一)重點: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用適當的方法表現音樂不同的力度?;顒忧埃變簩Υ罄诵±艘延辛艘欢ǖ母杏^經驗,通過了幼兒之間的談話、教師的朗誦講述、音樂的欣賞、身體動作的表現、游戲等形式,幼兒對大浪小浪音樂不同的力度有了較深的理解。
個體的物質存在,個體外在與內在的獨特性、個體的價值體現,個體與社會的融合,都是每一個人發(fā)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命題。幼兒時期正處于自我意識形成與發(fā)展的最初階段,而自我意識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評價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質形成的基礎。該節(jié)課中讓通過身體動作方面的差異,體驗身體姿態(tài)變化的趣味性,并嘗試動作的柔韌性。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要求、我將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表演、圖片等形式讓幼兒進行感知,并會用肢體加以展示,整個活動循序漸進,做到師幼互動,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很好地掌握,做到寓教于樂。
美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彌漫著美的氣息,如美麗的風景,圖畫,音樂,著裝等顯性的美,還有人如人之間的隱性的情感美、道德美,考慮到幼兒的認知特點是從具體到抽象的,因此,設想讓幼兒欣賞顯性的美,從而感受到隱性的美,又考慮到幼兒的生活實際,發(fā)現平時幼兒在同伴過生日的時候會送上一張小小的生日賀卡,表示對同伴的祝福。而生日賀卡這個題材正是由顯性的美到隱性美內化的最典型的素材。生日賀卡又有其不同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所以我就選擇了生日賀卡作為教學活動內容。教學目標:1、欣賞生日賀卡畫面的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2、感受賀卡所表達的溫馨的情感和美好的祝福。3、提高選擇賀卡的有意性、并用美的語言表達祝福。
《老鼠娶新娘》這個故事是中國傳統(tǒng)的民間故事,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內容與我們以前聽過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長找女婿,以及尋找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情節(jié),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長的女兒嫁給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聰明機智、堅持不懈。故事畫面具有濃郁的“中國風”,且其中的童謠朗朗上口,蘊涵了很多中國的習俗。展開討論,最后村長女兒嫁給誰了?突出老鼠阿朗的聰明機智、堅持不懈。最后,在喜慶的民間音樂的渲染中再次完整欣賞童謠,詣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中國的民風民俗。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抬花轎恰好能釋放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可以說,活動最后的安排的游戲既緊扣本次活動目標又尊重了幼兒的學習特點。
活動生成的原因:地球這一人類共同的家園正面臨著污染蔓延和生態(tài)平衡的變化的嚴峻形勢。這一現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正如一句公益廣告詞所說:“您已意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只是需要做得更徹底?!币虼宋以O計了這一親子活動,讓“節(jié)約用水”這一行動進入家庭,充分利用家庭資源讓環(huán)境教育從幼兒園走向社會。我班幼兒雖然知道要節(jié)約用水,他們一邊說節(jié)約用水,一邊在洗手、喝水、上廁所等過程中浪費水,因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課,目的是:讓幼兒通過感知、討論、動手合作設計節(jié)水流程圖等一系列活動,意識到節(jié)水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能承擔起節(jié)水義務宣傳員的責任。教材簡析:《節(jié)約用水》是一節(jié)大班社會親子活動。通過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錄相、設計節(jié)水流程圖、送標志等活動,增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幼兒總結出節(jié)約用水的經驗并自愿去宣傳他人。
我說課的題目是大班社會《祖國在我心》,熱愛祖國教育一直以來是一個傳統(tǒng)而又經典的教學內容,《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愛國主義教育應從情感教育和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生活與各項活動之中。" 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始終是我教學的重點。研究表明,3~6歲的孩子正是個性傾向和道德觀念形成的萌芽時期,是培養(yǎng)良好品德行為的黃金時代。我園現在使用的是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和臺灣信宜基金出版社合作開發(fā)的《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指導》,由于教材來源于臺灣,在小、中、大班的教材中都沒有關于"熱愛祖國"方面的主題內容。但這個關于民族靈魂的教育是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學習的,金秋十月,人們將迎來最為盛大、喜慶的節(jié)日--祖國母親六十周歲生日。"十月一日是誰的生日?""中國到底有多大?""我們中國有什么?"……這些都是孩子們想了解的。
在當今物質條件比較優(yōu)越的時代,孩子們更多的感受著來自家庭及各方面的寵愛,成為家中的“小太陽”物質需要有了不同程度的滿足,從而也使孩子更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于接受別人的關心與愛護,而不知道積極主動地用愛心去對待別人,雖然在幼兒園教育中,我們也無時不在對孩子們進行著苦口婆心的德育教育,但是更多的是流于口頭教育、書面示范,形式單調而枯燥,并不能激發(fā)幼兒內在的動力。那么怎樣使我們的孩子發(fā)自內心的、真誠地學會關愛別人呢?我們想到了利用我們的社區(qū)基地——聾啞學校的孩子們,這是身邊的實例、鮮活的感受、生動的體驗。將這些社會弱勢群體請到我們孩子中間來,讓我們的孩子對“愛”有更深的體驗與認知,它震撼孩子們的心靈,滌蕩他們的情感,為此我們設計了本活動動《感恩的心》通過一系列的互動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愛與被愛都是幸福的,培養(yǎng)幼兒有關愛別人的情感。
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于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fā)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fā)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愿望。正逢目前的主題活動《規(guī)則與標志》,產生了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社會活動:“安全標志”。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應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志和文字符號的興趣”。標志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并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yǎng)。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了安全、富有啟發(fā)性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從眾多的安全標志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志符號,通過游戲方式輕松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
人類只有一個可生息的村莊——地球??墒沁@個村莊正在被人類制造出來的各種環(huán)境災難所威脅:水污染、空氣污染、植被萎縮、物種瀕危、江河斷流、垃圾圍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層空洞……如何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存空間已經迫在眉睫。作為現實生活中的普通人,雖然不可能都直接從事環(huán)保工作,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環(huán)境保護不僅僅包括動物、森林的保護,防止大氣和水的污染這樣一些“大事”,也包括我們周圍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各種“小事”。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美麗的花壇旁邊有人們丟棄的果皮,穿著時髦的阿姨會隨手丟下用過的餐巾紙。這些現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下一代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畢竟,幼兒期的孩子在行為上還處于他律階段,他們并不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別人這樣做,他們也會這樣做。作為老師應該用各種方式讓幼兒獲得正確的情感體驗,要讓幼兒明白不文明的行為對我們社會、我們的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關心、愛護周圍環(huán)境,關注自身的生存空間,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愛清潔、愛護環(huán)境的好習慣,使他們在內化的過程中成為良好行為習慣的宣傳者、執(zhí)行者,并將良好的習慣泛化到周圍人身上,從中找到快樂。
本節(jié)課共設計了三個目標,重點是要鞏固幼兒跑步的正確姿勢,訓練跑步的速度。作為大班的幼兒,對跑步應是不陌生的。根據他們的身體發(fā)展情況,此時他們身體的各個機能已逐漸趨于完善,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逐漸集中,內抑制加強,特別是分化抑制有了發(fā)展,已初步建立了動力定型,但還不鞏固。肌肉感覺有了發(fā)展,控制能力有了加強,大、小肌肉群也發(fā)展地較好。在平時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發(fā)現有許多幼兒能跑步,會跑步,卻跑不好,跑不快。雖然在動作上表現比較放松、協(xié)調、連貫和準確,多余動作逐漸消失。但動作還不夠熟練和鞏固,在復雜變化的條件下,動作易變形,從而導致有些幼兒一跑快,便出現姿勢不正確,手眼腳的不協(xié)調,影響了跑步的速度。從5---6歲的幼兒的跑步動作來看,在做追捉跑時,他們已把注意力集中在觀察場上情況和追捉躲閃上,而不必費“心”去想怎樣跑的平穩(wěn)、協(xié)調了。
因此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討論法來進行教學,運用視聽結合欣賞教學,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散文的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討論法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和思維力,更好的體會作品的意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他們與同伴交談。《月光雨》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詩,詩歌中,月光雨跳響在樹葉上,滑落在房頂上,描繪了一幅幅月光雨嬉戲的頑皮景象,這不僅給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并且通過簡潔優(yōu)美的語言體現相應的情景、動態(tài)啟發(fā)幼兒在欣賞活動中觀察、發(fā)現自然界的變化,感知月光下的雨滴散發(fā)著一種迷人的神秘色彩。散文詩中運用擬人化的修辭方法把對月光雨的理解表現出來,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從中理解散文詩的基礎上,領略詩歌中的語言美,遷移生活經驗能根據散文詩的句式進行仿編,從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散文詩欣賞《秋天》,它選自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材.這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作品.它短小精悍,以優(yōu)美生動的童話語言描繪了秋天這一豐收的景象。詩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將秋天的情境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聯(lián)想,顯得具體而又形象。你看,梧桐穿黃衣,楓樹披紅袍……這都和幼兒的生活,幼兒的想象緊緊相扣?!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散文詩鮮明的結構特點,擬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語言風格給幼兒清楚明了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于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可以很好地為幼兒所接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中國人特別講究吃?,F在生活水平好了,物質生活也極大豐富,人們吃的東西五花八門。但不知大家有沒有發(fā)現:現在小孩子挑食的現象卻越來越嚴重,大多數小孩子都喜歡吃零食,特別是對色彩鮮艷的,比較獨特的食品更是情有獨鐘。然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肯德基、麥當勞等食品當中竟含有可以致癌的“蘇丹紅一號”色素、巧克力等非健康食品以及電視里的“垃圾食品”廣告對孩子們的耳濡目染,如此等等,不禁讓人們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更添許多愁吧!《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第一”的思想由來已久,“病從口入”的道理也無人不曉。生命健康直接地就與吃有著很大的關系。陳鶴琴先生告訴我們:“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應把握時機?!闭恰疤K丹紅一號”的暴光,給了我以這次活動的契機。
教材分析下雨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俗話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時下正是春雨綿綿的季節(jié),而孩子們也異常的喜歡雨,每當下雨,他們就興奮地談論著,我抓住孩子的這個興趣點,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引導孩子們有意識地去觀察、感受、了解雨。新《綱要》指出:“要讓幼兒初步感知不同類型文學作品的特點和構成,并培養(yǎng)其對語言的敏感性?!贝蟀嘤變弘S著年齡增長,生活經驗日益豐富,對文學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作品的主題也隨之有了較大的擴展,出現了想要模仿創(chuàng)造的欲望。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聽雨》這篇充滿趣味性、童真性、并且用擬人化來表達小雨點和周圍事物關系的優(yōu)美散文作為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借助畫面觀察、感知、理解、想象、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散文詩的形式,從而進行仿編。通過活動旨在鍛煉幼兒想象力,整體提高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等。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huán)境對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由于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非常受寵,所以當遇到不開心的事時,就會亂發(fā)脾氣,不會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也不會照顧他人的情緒,更不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并帶給他人快樂。因此,我設計了這次以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為目的的活動:《心情播報》?;顒右杂變焊信d趣的節(jié)目主持人選拔賽為主線,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最后達到以下目標:1、使幼兒懂得理解他人的情緒情感,并學會用各種方法讓他人和自己高興。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大膽表述的能力。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讓幼兒知道每個人的心情都有晴天和雨天的時候。把難點定位于讓幼兒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讓他人和自己的心情變成晴天。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這些是深入我們教師心底的教育理念。本次活動我始終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以自己的語言啟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外,還采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采用的教法主要有以下兩種:1、講解示范法:如在明確講解趕野鴨的動作要領及活動規(guī)則時所使用的講解示范法。2、語言提示和具體幫助法:如在幼兒初次嘗試趕野鴨時,我運用簡單明了、和富有針對性的語言來指導和提示幼兒正確活動,并直接具體的幫助,進行個別指導,做到面向全體。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加創(chuàng)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煉了能力,更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采用的學法有:1、游戲法:游戲活動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形式,《綱要》也重申“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激發(fā)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滿足幼兒身心需要。游戲過程能激發(fā)幼兒一直以積極、輕松、愉快、自覺的心情參與活動。因此,整個活動我讓游戲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1、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活動中,我設計了讓幼兒《穿衣服比賽》比一比誰最能干。在游戲中使幼兒自然習得對手的認識,知道了手能做許多事情。2、談話法:所謂談話法,就是圍繞活動內容,通過教師提問,引導幼兒回答的一種方法。由于幼兒年齡小,經驗少,在引導幼兒認識到自已在一天天長大,要自已動手做事。通過以教師為主,幼兒為輔的談話,師幼進行談話、討論,達成共識完成教育目標。3、經驗感知法:由于幼兒的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容易在經驗分享的現象。所以我精心制作了精美的課件,拓展幼兒的經驗,再通過教師適時的引導,幼兒的思路就會打開,經驗就能較好的分享,知道很能干,會做許多的事情,并能嘗試著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能夠有效的化解難點,突破重點。
開展閱讀活動,為幼兒提供閱讀圖書的經驗,前識字經驗與前書寫經驗;向幼兒提供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生動的閱讀材料,幫助幼兒將閱讀內容與口頭語言連接起來,產生對表征意義的聯(lián)想。早期閱讀《星星警察》從幼兒所熟悉、平凡的生活中,以小老鼠這一幽默、詼諧的、幼兒喜愛的動物形象為線索,采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一定順序的單頁多幅畫面,展現星星變警察的情節(jié)與小偷老鼠的心理活動,有趣的情節(jié)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感情,扣住幼兒的心弦,使幼兒興奮,星星模樣的人會是誰呢?老鼠偷了東西后,它是怎么想、怎么說的?這個問題會引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象角色的形象、動態(tài)、表情等變化。淺顯的故事構思和富有情節(jié)、形象的畫面,適合幼兒閱讀水平,這是一個通過星星警察與小偷老鼠兩個正反面擬人化人物的對比,萌發(fā)幼兒愛憎情感;幫助幼兒逐步學會閱讀的技巧,成為積極參與作用的語言加工創(chuàng)造者的好教材。
(一)教材分析故事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充滿童趣,幼兒極易接受并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故事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增長知識和明白事理,而且能發(fā)展幼兒的聽說能力。大班幼兒對故事尤感興趣,特別是有他們喜歡的小動物做為主角,演繹幼兒生活中所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片段。故事《心情預報》題材新穎,構思巧妙,情節(jié)生動感人。運用天氣預報的形式來引出“心情預報”,揭示了森林中各種小動物和平相處,互相關愛的一種溫馨的場面,使幼兒感到親切、溫暖,并迫切地想要融入到故事當中去,并引起了幼兒想要去探索求知的欲望。
《新年到》是大班綜合活動內容.這首詩歌具有奇妙別致的想象,將星星、月亮、太陽都擬人化,描寫了共同歡度新年的快樂,同時通過自然的對話,幼兒知道了過新年自己長大了一歲,更加懂事了。幼兒了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流露出了盼新年、過新年的喜悅心情。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基礎知識,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根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觀,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以及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任務,特制定了以下三個活動目標:(1)感受新年歡樂氣氛,增強大一歲的自豪感。(2)學習詩歌的語言,能創(chuàng)編詩歌。(3)引導幼兒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fā)幼兒對詩歌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