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1、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2、萌發(fā)幼兒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為汶河位于家鄉(xiāng)而自豪。 [活動準備]1、請家長配合生活中注意節(jié)約用水并有意識引導幼兒節(jié)約用水。2、實驗用的小瓶、杯子、顏料、可樂、醋、透明的塑料細軟管。3、(1)被污染水的掛圖?! 。?)正在滴水的自來水管。 ?。?)河里的魚、蝦、面臨死亡的掛圖?! 。?)課前家長同幼兒參觀汶河。
活動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動性。 2、使幼兒在嘗試交流、選擇購物中懂得做出決定需要考慮諸多方面問題,并在購物過程中體驗交流、選擇、合作、分享的快樂。活動準備: 1、活動前一天組織討論,選擇購物區(qū)域。 2、具體準備由幼兒與老師一起討論決定。活動進程:(一)活動前的討論 1.選擇購物區(qū)域: 師:明天,我們要去大統(tǒng)華超市購物,因為地方大,而我們的時間有限,只能選擇超市中的一個區(qū)域,下面請大家講一講,超市里有哪些區(qū)域? 幼:洗滌用品區(qū),日常用品區(qū),餐具區(qū),兒童食品區(qū),糕點區(qū),蔬菜區(qū)…… 師:選擇那個區(qū)域呢?請小朋友決定。 ?。ń處熧N區(qū)域名稱,準備好粘貼畫“蘋果娃”,以便幼兒決定后在其名稱下貼一標志。) 師:請小朋友說一下作出準備的理由。
活動準備: 1、每人準備一張全家照?! ?2、幼兒向父母了解工作?! 』顒舆^程:一、幼兒介紹自己的父母?! ?1、提問: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請你向大家介紹你的爸爸或者媽媽的姓名和他的工作,幼兒拿著照片介紹?! ?2、談談父母在家中做些什么事? 二、引導幼兒談談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體驗感受。 1、你喜歡自己的家嗎? 2、在家里,你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嗎?為什么?
2、能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找雞(鴨)、抓雞(鴨)、殺雞(鴨)、吃雞(鴨)等動作。 3、體驗生活中熱情招待客人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1、熟悉歌詞?! ?2、教師事先讓幼兒觀察捉雞(鴨)、殺雞(鴨)的過程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3、鼓勵幼兒在爸爸媽媽殺雞(鴨)時做他們的小幫手?!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用掛歷紙制作廚師帽?! ?5、燉雞湯和紅燒鴨的實物,歌曲錄音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扮演廚師,導入活動 1、我是個廚師,今天我給大家做了兩道好吃的菜,你們想知道是什么菜嗎?讓我來唱給你們聽?! ?2、教師范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結尾出出示兩道菜(燉雞湯和紅燒鴨) (評:教師在開頭以廚師的身份導入,讓幼兒進入“廚師做菜”的情景,使幼兒在開頭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有利于活動的更深層的開展。)
活動準備1、幼兒、家長和老師共同收集祖國各地的照片、明信片、實物、各地特產等?! ?2、學習建構天安門廣場、長城(大雁塔、東方明珠等)各地的名勝?! ?3、旅行帽、小旗、解說員胸牌、話筒(玩具或其他物品代替均可)等?! ?4、中國地圖(小標記、長江、長城、天安門、珠穆朗瑪峰)。 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節(jié)目主持人,采用提問和答題的方式,引導幼兒了解祖國之最方面的常識。例如: ——你知道我國最長的河流叫什么?(長江) ——你知道我國最大的廣場叫什么?(天安門廣場) ——你知道我國最長的城墻叫什么?(長城) ——你知道我田最高的山峰叫什么?(珠穆朗瑪峰) ——你知道我國最大的城市叫什么?(上海) ——你知道我國最珍貴的動物是什么?(熊貓)
2、引導幼兒運用身體動作和圖譜來表現(xiàn)樂曲的節(jié)奏及演奏方式,初步掌握看指揮演奏樂器的方法。 3、引導幼兒運用身體動作的和圖譜來表現(xiàn)樂曲的節(jié)奏,初步掌握看指揮演奏的方法?! 』顒訙蕚洌簶菲?、圖譜。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 1、連續(xù)兩遍音樂入場,并做相關動作。 提問:你覺得這首音樂是怎么樣的?好像在干什么? 2、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性質。 介紹:樂曲的作者、名稱及內容。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huán)境。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4.可以用來自制鐘面的有關材料(如長短針、1~12的數(shù)字、各種形狀和造型的硬板紙或吹塑紙若干)。【活動過程】一、創(chuàng)設嘗試情境,激發(fā)幼兒嘗試欲望 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造這些鐘表? 二、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shù)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9、3、6)
2、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想辦法獲取知識。3、喜歡與同伴合作,共同探究,共同分享。資源準備:1、背景知識:了解有關殘留農藥的危害,并掌握幾種祛除方法。2、物質材料:各種水果蔬菜、兩塊展板、幼兒手頭資料。3、活動鋪墊:本活動重點讓幼兒知道幾種祛除農藥的方法,所以把了解農藥危害放在活動前的 鋪墊部分,請幼兒收集了農藥危害的資料,大家一起展示交流,知道殘留農藥會使人腹痛、 腹瀉、消化不良,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危急生命等然后請幼兒回去后繼續(xù)收集祛除農藥 的方法的資料?;顒优c指導:1、鞏固已有知識:請小朋友觀看上一次活動布置的展板,鞏固關于殘留農藥危害的知識,請兩個代表解說一下小朋友的資料。2、了解幾種祛除農藥的方法:(1)、請小朋友小組交流收集到的資料,說一說自己了解到的方法。(2)、幼兒自由展示資料,相同方法的資料同時粘貼到展板上。總結出四種方法:浸泡、去皮、刷洗、加熱。(3)組討論:認為哪種方法最好。(4)組派一名代表說出自己組的想法,其他組進行評價。(例如:第一組認為去皮辦法好,農藥祛除徹底,其他組有的幼兒持反對意見,認為用刀去皮,容易割到手;而有的幼兒持支持意見,認為桃、芒果可以直接剝皮,不存在危險等等。[關注點]A、關注幼兒能否積極參與討論 B、關注幼兒評價時是否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目標:1.廟會是我們的一種傳統(tǒng)習俗也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一種節(jié)日。2.體驗和教師、朋友、家人一同逛廟會的樂趣。活動準備:1.向幼兒介紹什么是廟會。2.提出參觀前的注意事項。3.與家長聯(lián)系集合時間,出發(fā)地點。
一、團體討論1.共同討論要學習的主題(回憶參觀蝴蝶管的過程)2.分享自己對方案的舊經驗(1)介紹(2)繪畫3.教師和幼兒共同提出的問題:共收到20個左右的問題,范圍涉及生長過程、生活習性、外形特征等方面。4.讓家長了解參與5.把幼兒的問題公布在家園欄,與家長一起共同探索。
2、培養(yǎng)幼兒動作靈敏性,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游戲準備:小水桶兩個、小毛巾人手一塊、墊子連兩張、“濃煙圈”四個、“火 柱”六根、電話機兩臺、報警器、場地布置如圖: 游戲玩法:幼兒分成兩組,每人拿一小毛巾站好游戲開始,火災警報響起,小朋友齊念兒歌: 樓房里、起大火, 火焰熊熊煙霧多。 小朋友、別慌張,
活動準備 1、一些和飲食衛(wèi)生有關的圖片若干。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紅色彩筆人手一支。活動過程 1、幼兒進行談話活動: 1)教師:你喜歡吃什么食品?為什么? 2)教師將幼兒說的各類食品一一貼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畫在黑板上,并進行分類。 2、通過觀察幼兒用書,了解注意飲食衛(wèi)生的重要。 1)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觀察畫面,說說: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們?yōu)槭裁磿。?例如:觀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他會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沒有洗手。)……觀察一名肥胖兒童:他為什么會這么胖?(他吃的東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膩的食物吃多了……)
活動準備: 1、青蛙玩具或青蛙圖片?! ?2、紅花一朵?! 』顒舆^程: 一、出示青蛙玩具(或圖片),欣賞故事《我喜歡我自己》?!?1、教師:你喜歡青蛙嗎?喜歡他什么地方?有一只青蛙本來以為自己最能干、最漂亮,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教師講述故事(從開始——他忍不住哭了出來)。并提問: (1)青蛙為什么會難受? (2)別人會的本領他不會,所以他很難過,那么他有沒有別人不會的本領呢? 3、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尾。并提問: (1)朋友們對青蛙說什么? (2)后來,青蛙還難受嗎?
“鳥”是動物世界中的一個大的家族。在廈門,到處都可以看到鳥的身影、聽到鳥的叫聲。而且教育的資源也很豐富:家庭養(yǎng)鳥、花鳥市場、公園,廈門的白鷺洲有鴿子,鼓浪嶼上有“百鳥園”等。大班的孩子對鳥的認識有一定的經驗,他們喜歡給鳥喂食,還喜歡親近鳥。這些鳥有著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習性,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人類有不同的作用。那么多的鳥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會飛……。新《綱要》告訴我們,“要與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币虼?,我認為,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鳥與人類的關系,探索不同鳥類的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有著一定的教育價值?! ?.目標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依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從情感態(tài)度、能力、認知等方面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和的一面。
活動準備: 1、大棋譜兩副,黑白棋子若干。 2、紅、黃、綠、紫隊標志一份,每隊準備一副棋譜,若干黑白子。 3、數(shù)字卡片“6”以內加減算式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隊推選小隊長 “分成四隊,每隊4個孩子,自己選出小隊長” 二、黑白棋對抗賽 1、規(guī)則:每隊選2名小隊員先后參加比賽,第一名隊員用黑子,第二名隊員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來我給你的數(shù)。 2、幼兒比賽,教師總結比賽情況。
2、讓幼兒在嘗試、比較、討論中了解舌頭的三大作用。 3、引導幼兒認識在生活中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舌頭。 4、發(fā)展幼兒的味覺感官,培養(yǎng)探索自身奧秘的興趣。活動準備: 1、每人鏡子一面,調味品一份(包括酸、甜、苦、辣、咸),吸管一根。 2、電腦、投影儀、多媒體課件?;顒舆^程:一、導入,引出主題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舌發(fā)出聲音。 2、提問:是誰幫助我們發(fā)出這些有趣的聲音?二、認識舌頭各部分的名稱及部位 1、師:對了,是我們的舌頭,你有沒有仔細的觀察過它?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面鏡子,請你仔細地觀察一下自己的舌頭,看看它的上面、下面有什么。 2、幼兒邊觀察邊發(fā)言。 3、教師把自己的手當作舌頭演示,幼兒認識各部分名稱:舌頭后面連著喉嚨的部分叫“舌根”,舌根的前面部分叫“舌體”,舌體的最前面叫“舌尖”,舌體的上面叫“舌背”,舌背上有舌乳頭、舌苔,舌體的下面叫“舌腹”,舌腹上有舌系帶、血管和突起。
2、觀察和比較正五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感知其主要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辨別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掛圖“美麗的窗戶” 2、學具準備::“多邊形”彩色小珠子、彩色筆若干。用彩紙剪成五邊形至十邊形卡片(做成傘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紙樣?! ?3、《操作冊》P45——46頁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小動物們的房屋裝修好了,只乘下窗戶沒有刷上彩色油漆,我們去幫幫他們吧?! ?2、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纯葱游飩兗依锏拇皯粢粯訂?,分別是什么形狀的?
2.重點難點 重點:自主設計排序方法、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難點:發(fā)現(xiàn)物體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并進行排序?! 《?、過程實錄 ?。ㄒ唬┗顒幽繕恕 ?1.在動手操作、比較中,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并進行排序?!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排序方法,發(fā)展觀察、比較、探索的能力。 3.大膽設計排序方法,體驗創(chuàng)新成功的快樂。 ?。ǘ┗顒訙蕚洹 ?.經驗準備:觀察過生活中有規(guī)律排序的物體?! ?2.物質準備: (1)彩旗兩條:一條按紅黃藍規(guī)律排序;一條按2紅2綠規(guī)律排序?! ?(2)彩鏈兩條:一條按紅色黃色不變綠色遞增的規(guī)律排序;一條按紅色黃色不變綠色遞減的規(guī)律排序?! ?(3)幼兒操作《幼兒用書》17、18、19、20、23、24頁,雙面膠、繩子若干。
二、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運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歷。日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活動重點:運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三、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數(shù)房子大小有區(qū)分);小字卡(年、月、日)數(shù)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日歷。
【活動目的】 1、通過幼兒動手操作,了解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間的關系。 2、在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幼兒能書面練習1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式子中的填空題。 【活動準備】 教具:裝好皮球的簍子(大皮球4個、小皮球2個);裝好水果的簍子(蘋果7個、梨子3個) 學具:每人一個“小動物卡片”袋(兩個品種,多少不一,總數(shù)不越過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鉛筆和一個數(shù)學練習本。